两人安静下来。
快要染好的时候,容华才道:“陛下,陛下若是不介意,就让我留在京中吧。能不能在海上建功立业,我是真的不在乎。”
长宁看着镜子中已经满头青丝的自己,他终于不能将容华推开,低声道:“你若一定要留下来……也只好这样了。”
次日朝中众臣惊讶地发现他们一直郁郁寡欢的皇帝竟然染了头发,一夜仿佛年轻了好几岁。
更让他们惊讶的是,皇帝下旨,召靖王幼子进京。
二
皇帝召靖王幼子入京的旨意,着实让朝中众人大吃一惊。
永州靖王李巍是衡光的第三子,长宁的弟弟,原封礼王。当年长宁继位,在上皇衡光默许之下将这个弟弟流配到了永州,改封靖王。靖王生母是衡光的贵妃魏氏,出身不凡,靖王还在宫中时候自然比生母早亡的长宁要夺目得多。
了解当年情形的人都认为长宁对这个弟弟的感情十分淡薄,甚至憎恶,绝不会从这一支李氏过继。
长宁的三位丞相对这决定也持着诸多怀疑。三人约了一起来与长宁详谈。
待得三人入得御书房,才见到皇帝身边已有一位挺拔俊朗的年轻人陪伴,又见这年轻人身穿五品武官服饰,不免惊讶——外官这品级还能在皇帝面前出现,实在稀少,但看这人态度又安闲自在,显然不是头一次面圣。
几位丞相均是官场摔打出来的老姜,目光毒辣,只冲容华身上一扫,就看出来他与皇帝关系非同一般。再看一眼,便已想起这人就是当日他们为太子奔丧时候,在上皇寝宫前扶着皇帝的人。
顿时几人心中大是诧异。
见到几位丞相入内,容华便向长宁行礼告退。长宁却道:“静承,你留下。”
不仅三位丞相一僵,就是容华也疑惑看向长宁。长宁重复道:“你留下。”
容华只好与丞相见了礼,站到长宁身边。
长宁指着容华向丞相道:“这位容华容静承水师讲习堂出身,原属南海某部,在海上作战勇猛,立二等功;如今调入京中,四月之后供职兵部。将来皇储的骑射兵法,都由他教授。”
容华对长宁的安排心中有数,并不吃惊。三位丞相从前都曾给已故的孝太子讲过书,自然知道自己是无法包办太子的所有学习,但骑马射击的师傅以前都由大内安排,他们从不去探究到底是谁在教太子这些东西——反正都是些空有身手,一味愚忠的侍卫。
如今长宁却将这样一个如同影子的位置上的人,介绍给国之重臣。
三位丞相不约而同感觉到意外与威胁。
没错,赤裸裸的威胁。
长宁召来入京的靖王幼子才刚满四周岁。小孩子无论如何懂事明理,都只是一个小孩子罢了。跟按捺天性坐在桌前学习经史比起来,当然是舞刀弄枪更有趣。若是过去那些普通侍卫还好,皇储大概也不会与之走得过近。如今这个容华,既有好体魄,又有好头脑;既出身科班,又上过战场;既年轻英俊,又举止得体。这样的人,怎么会不讨孩子喜欢!
如果这样的年轻人陪在皇储身边,皇储分给自己的尊敬喜爱还能有多少?
最是直脾气的陆璇立刻就问了容华年纪,道:“那不正是与废理亲王同龄?才二十有二。太过年轻了。”
长宁听了也不恼,短促地笑了一声,道:“年轻不好么?教习骑射总不好找些老骨头来吧?朕这几年七病八痛,早把这些撂下了,不然倒是能像当年手把手教孝太子那样……”
众人黯然。陆璇见皇帝轻飘飘就化解了容华的尴尬,也就不好再提;反正他们这几个丞相想与皇帝谈的重点本就不是这个。
为首的袁孟诚开了口:“京中尚有安王,瑞王,豫王等诸多宗亲,族中子弟大多为人端方,堪当大任。陛下何必舍近求远,要从永州那边挑选。”
长宁叹气:“袁相这话差了。安王诸人虽在京中,与朕不过是同一个曾祖;靖王虽远在永州,与朕却是同一个父亲。孰远孰近不是一目了然?”
袁孟诚称是,然后缓缓道:“臣所顾虑的,正是这似远实近。”
陆璇连忙附和:“陛下也是知道的,靖王这人从前在京中时候就好交际,广结纳,他的生母是魏氏,正室亦迎魏氏,一时与军中关系十分密切。若是由他的幼子入京,恐是十分不妥。”
长宁垂着眼睛,道:“魏氏……魏氏如今也空剩个架子了,你们就怕成这样?”他面上看不出是怒是气。
陆璇却不怕,还道:“而且听闻靖王在永州,大有郁郁不平之感。日日早起,面向东北舞剑不止。”
长宁摆摆手:“你都知道的事情,朕会不知道么?等过继之后,皇储与永州那边自是没有任何关联,他才四岁,大约过个一两年连自己生父都会忘记,朕特意挑选个幼童也是这个缘故,你们当明白朕的苦心才是……你们怎么不想想安王之流此时唯唯诺诺,待朕百年之后,他们坐在京中眼看自己儿子掌控天下,还能忍耐得住么?靖王如何不甘,他人在永州,也只能一辈子不甘下去。”
容华见他面色比刚才又白了几分,心中不由气恼几个丞相顽固,又阴暗揣测莫非这几个人与安王也有什么交易。
见皇帝态度坚决,陆璇也不好再说什么。
几人说了些之后过继的赏赐安排,方才退出。
袁孟诚看向陆璇:“那位容静承,阁下怎么看?”
陆璇抚了抚
喜欢天子岂无愁请大家收藏:(m.csanma.com),bl文库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