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更
“不过我们有钱吗?”
“我们是用纯银,他们用的是金本位货币。就是说,他们的钱是跟黄金挂勾,但并不是真正的黄金。所以我们的银价相对更值钱。这个我还真的跟您解释不清楚,因为我也算不太明白,只能说,此时我们的货币体系跟他们不一样,我们用银子的价位来买他们的粮食,中间其实存在差价的。比我们自己种可能便宜很多。当然,买回的粮食要管理严格,真的冲击市场,没人种地了,就出大事了。”
青妤拿个笔边说边给他写出来,她能告诉他汇率的问题吗?显然不行。纯银与金本位会有汇率差,但这个想解释,还真的挺难的。
“这不是便宜的问题,再便宜我们有活钱能买那些粮食?现在买什么也比买粮食急。”咸丰摇摇头,现在他就愁钱。
“没事,钱这个东西,你不算总没有。算一下,总会有的。”她笑了一下,想想:“皇上,你懂谷贱伤农吗?”
“你不懂?”咸丰不信青妤不懂。
青妤笑了,她其实是懂的,她在中学时读过一个课文,丰收的农民进城卖粮,想着好不容易有了好收成,以为进城能卖个好价钱,畅想着着回家时给孩子带一个赛路路的小人偶,给媳妇买块花布头……
结果因为外国的粮食冲了进来,于是他们的粮食卖的价格比往年还还差,玩具花布都没能买。(课文名《多收了三五斗》叶圣陶)
然后老师对那个的解释是,这是美国人的经济侵略,于是大批的农民破产了……后来又有人解释为谷贱伤农,因为大丰收了,大批的商品涌入,价格下调那是必然的。按照商业社会的规则,只要是商品,就得做好亏本的准备。可是她还真的不能让交完了税,交完了租子之后,承担所有的风险。
于是美国人要求想出口粮食时,她下意识的就想拒绝,出于礼貌,她只是随口的应付了两句。然后自己在屋里想这个事时,越想越觉得其实不能一概而论。不过她也没有更有用的书来查,只能自己不断做推演,找寻最好的方向!
保护农民她也想,只是很多事儿,还真不是她希望就可以的。美国的农业保护的,人家大把的农业补贴,所以他们的粮食运到中国来,比中国人自己种还便宜。
而他们的农业补贴其实也倍受诟病,因为他们的补贴是贴进了土地。这只是便宜了大农场主,而非真正需要补贴的中小农场。这些目前的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,因为真正需要补贴的是没有土地的农民。
而且,她不能站在农民的那边去反对地主,想想光绪那小子惹的事儿,书生义气的事,她不能做。就跟她说的,她现在想的是,怎么和平的过度。
“真难啊,又怕他们饿死,又怕进口了粮食,谷贱伤农。唉!”青妤长长的叹息了一声。
“我只怕没钱。”咸丰摇头。
青妤大笑了起来,觉得这个人真的太可爱了。
“放心,这个归我管。”青妤轻轻的拍拍他的脸,拉他起来,带他去吃饭。
别的不成,弄钱她还是有点信心的。第二天,她的想法就开始付出实践。
这些她在宫里快半年了,全都掌握了。开始了宫里全面节俭策略。比如宫中要用的食材,除了各地进贡的,一些家常的,就是出产自己皇庄。
咸丰这才醒悟,对啊,我们是有皇庄的,而且有不少。都在京郊里,各种出产。之前皇庄都是交银子,还让他们觉得皇庄是大大的收益之处。但看看收益和宫里的总支出对比,他就想晕倒了。
宫里买一个鸡蛋三十两,而皇庄卖出一个鸡蛋不到三文。因为三文是外头的零售价,他们批发给那些人,怎么可能比零售价高?于是宫里每天需要多少鸡蛋,直接从庄子里进,给的还是零售价,里外就是一笔巨款了。还有各种家禽、牲畜、蔬菜、水果。就按着他们卖给别人的价格给,每年皇庄交上的银子没变,但是宫里的支出一下子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青妤还在外头开了一个御膳房,你们外头的人不是爱吃御膳吗?我们就把宫里这些都弄出来,给你们试个够。宫里每天吃不了的,只能送到这儿,然后泔水也卖给了有需要的人,各项开支下来,宫里竟然真的可以实现自给自足。当然,青妤不会说,这只是第一步,她明年就能实现营利。
每年户部给宫里四百万拨款,像咸丰大声在朝上说,以后户部给内库的拨款将会由内务府用于民生,而非供养皇室成员。
这个对户部其实没什么改变,这钱总是要给的。给谁不是给。但是对朝臣来说却是极大的震动。
因为道光也一直大喊节俭,他也真的对自己对嫔妃很节省。可是他自己节俭有什么用?内务府的人不合作,道光节俭一点效果也没。而咸丰一开始抄掉了内务府,现在内务府完全在咸丰夫妇的掌握之下,再历行节俭,就实现了政行令止。
当然,他们最想知道的是,皇上做了什么,就省出四百万?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,比如宗人府。你皇家都自给自足了,那我们怎么办?
那些黄带子,红带子们,还有那些满人的铁杆庄稼们,他们还能享受这种待遇吗?他们有了一种危机感。他们觉得这是皇上做给他们看的。就算那些有钱的,也不乐意。就算不在乎那点钱,但那是身份的象征。你取消了,那我们跟那些汉人们有什么区别,他们的优越感上哪去。
喜欢掌清请大家收藏:(m.csanma.com),bl文库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