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三人而言,圣人年轻时常常在外奔波,可对他们来说,圣人依旧是一位慈父。然而虽是慈父,却也在他们的课业之上,诸多关注,每每回来,都要亲自考问他们功课,若有空闲,还要带着他们上马骑射,亲自去教授……
待得后来,前朝皇帝昏庸无道,赋税严苛,偏又逢得灾年降世,百姓再过不下去,揭竿而起。
圣人便带着他们也反了起来。
然而虽是反王之名,可他们翻得到底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昏君和漏洞百出的朝廷,因此即便反王之名不可去,但就圣人和他们而言,他们所做的事情,乃是天下有能之士,都该做的事情。
直到新朝建起,除了敬王心中略有些想法之外,彼时年幼的显王以及和太子一母同胞的定王,其实心中都觉,太子继位,理所应当。
待到圣人当真立了嫡长子为太子,太子又在朝中显露出了自己的诸多手段之后,敬王便也渐渐歇了心思,和定王、显王一样,都想着圣人与太子待他们之恩义,不若就在自己的藩地上折腾折腾好了,至于天下……那便给了太子又如何?左右太子对他们,也都算不错。
可是谁又曾想到,这世上还有“世事无常”四个字。仅仅元朔二年,新朝建立才两年,太子病逝。
太子死了,仅仅留下一个黄口小儿。而彼时的圣人已经过了耳顺之年。
这种种情形,又如何能让定王三人心中不生心思?
而那种心思一旦滋生起来,又有周围诸多人不断的往里头丢柴火,令这种心思越发的像是火焰一样,在心头再也无法浇灭。
直到此刻,纵然他们都知晓自己的老父即将去世,如果他们快些赶过去,或许就能见到老父的最后一面。
可是,他们都不敢。
不是不想见,是不敢。
他们唯恐见到了老父,就要被老父逼着立誓,令他们不可觊觎侄子的皇位。
可是,事已至此,他们中的哪一个人,又肯放弃,又能放弃?
纵然他们一时糊涂愿意放弃,他们的周围,都会有一群又一群的人前来劝谏甚至是死谏,令他们不得不继续不久后的那场大业。
他们的身后,已经站了无数等着他们大业成了之后为官做宰得到爵位的人,他们,无路可走。
然而,父子天性犹在,圣人硬撑着不肯死去,非要等着三王去见他最后一面。
三王在长安城外徘徊数日,终是不能不顾天下人言,往长安去。
紫宸殿内,元朔帝甚至越发的不清醒,每日沉睡时居多,清醒时候少的可怜。
每每醒来,一问太孙,二问三王,三……就是令太孙切不可让昭宁侯回长安。
诸宫人心中不明,圣人记挂着太孙与三王倒也罢了,昭宁侯不过是圣人的皇孙之一而已,纵然出息些,又有甚可这般记挂的?
唯有郝善心中明了,圣人喜爱昭宁侯,初时是因其相貌,真真是像极了彼时年幼的太子,待得后来,昭宁侯渐渐长大,孝顺知礼却又聪慧无比,通透豁达,圣人喜欢昭宁侯,却是喜爱昭宁侯本人,而这喜爱之中,还透着一丝可惜,可惜昭宁侯为何不是太子的嫡长子?可惜即便昭宁侯不是太子的嫡长子,却也该是太孙的亲弟弟才是。如此,这天下将有福焉,而昭宁侯也不至于小小年纪就不得不远去边境,做那等杀人搏命之事。
圣人心中,是在心疼昭宁侯,也是在可惜昭宁侯。
毕竟,对圣人来说,这天下如今只能是太孙的。而这天下既要给谢含英,因敬王之故,谢远此生,年幼为质,少年征战沙场,青年时因其父亦不会得志,待得中年之后,才有可能在敬王失利之后,渐渐被太孙召回。可饶是如此,谢远此生,也会因其父而受到种种非议。
喜欢质子为皇[重生]请大家收藏:(m.csanma.com),bl文库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