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汉朝的逐渐衰弱,高句丽开始对外扩张,汉殇帝、安帝在位的时候,高句丽一个名叫宫的国王吞并了乐浪、玄菟两郡七成的土地,并且更向西侵扰辽东郡。而等到董卓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以后,公孙度这种地方军阀,其能力和野心自非偏远地区的汉朝正规行政长官可比,很快就在与高句丽的争斗中占据了上风。
汉献帝建安二年(197年),宫的两个孙子拔奇、伊夷模争位,拔奇失败后逃往辽东,依附公孙度之子公孙康,于是公孙康发兵东进,攻破了国内城,大肆烧掠——高句丽终于迎来了建国两百年后的第一次大危机……
3.毌丘俭的丰功伟绩
国内城建造在平地上,丸都城建造在山岭上,两城相距不到3公里,互为依托,形同犄角,这种复合式王都在世界建城史上都是非常特殊的存在。我们不知道,当公孙康的军队攻破国内城的时候,丸都城又遭到了怎样的命运?但从其后高句丽即定丸都为首府的情况来看,很可能丸都城依仗着地势险要,并未陷落,或者虽然一度陷落,但并没有象国内城那样遭到严重的破坏。
是的,公孙康的军队侵入高句丽,攻陷国内城,但并没有趁机把这个古老王国彻底吞并,因为就在其后不久,雄踞河北的袁氏灭亡了,袁熙、袁尚兄弟逃亡辽东,向公孙康求援,随即曹操的大军便循迹而至……或许正是为了对抗来自西南方向的强大压力,公孙康被迫从高句丽撤兵。至于那位落魄的王子拔奇,他带着三万户高句丽百姓迁居到了辽东。
双方对峙、争斗的局面似乎又回到了原点,公孙氏依旧割据辽东,高句丽雄踞鸭绿江两岸,双方都向汉朝,以及随后的曹魏称臣。公孙康去世后,传位其弟公孙恭,后来其子公孙渊又篡位夺权。而高句丽伊夷模死后,则把国王之位传给了儿子位宫。
我们还记得,高句丽曾有一位国王名字叫宫,据说才刚生下来立刻就睁开双眼,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召。而这位新国王,和他的祖先一样,也是生而睁目,高句丽语中相似的含义是“位”,所以叫他位宫,也即象宫之人。这个位宫弓马娴熟,武力超群,野心也非常之大。
魏明帝景初二年(238年),司马懿受命征讨辽东,灭亡了公孙氏,据说位宫也派出一支数千人的部队协助,攻打自家的宿敌。战争结束后,高句丽的势力继续向西渗透,开始侵夺曹魏的领土,于是魏幽州刺史、度辽将军毌丘俭就在244年亲率步骑兵一万人经玄菟郡前往征伐。
位宫亲征,率领两万兵马前来相迎,双方在沸流水畔展开激战。这所谓的沸流水,一般认为即为浑江的最大支流富尔江,主体在今天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,据说高句丽初代国王朱蒙就是在这里起家的。战斗的结果,高句丽军大败,毌丘俭趁胜追击,直捣丸都城——这就是本文开篇所据史想象的那一幕场景。
《三国志》中记载,高句丽曾经有一位官号叫沛者的贤臣得来,多次劝谏位宫,请他不要穷兵黩武,更不要与中原王朝相对抗,可惜位宫根本听不进去。失望至极的得来最终绝食而死,并且叹息说:“眼看这宏伟的王都就要生满了野草啊。”等到魏军攻破丸都城,位宫带着妻儿向东逃亡,毌丘俭进入城内,听说了此事后,就严令军士不得破坏得来的坟墓,不得砍伐得来墓上的树木,逮住了得来的妻儿也全都释放。
或许是因为此次进兵比较仓促吧,所以毌丘俭并没有追击位宫,很快就退兵回去了。位宫或曾一度回归丸都城,但第二年岁末,魏军再次来袭,他又再一次落荒而逃。这回毌丘俭彻底毁坏了丸都城,并且刻石树碑以记录自己的功绩,同时还派玄菟太守王颀穷追位宫。据说王颀猛追了一千多里地,穿过沃沮,一直到达肃慎的南界(应该是指今天朝鲜的最东北边境,接近大海)。
位宫并没有被魏军擒获,据说他逃到了买沟,也即今天朝鲜咸镜道会宁市附近,又活了两年多才终于咽气。这一回,中原王朝彻底吞并了高句丽的南部领土,也降伏了沃沮各族,疆域推过鸭绿江,直抵汉江流域,扩大了乐浪郡的管辖范围,并且增设了带方郡。
4.从繁盛到灭亡
一半国土沦丧,国都被毁,国王客死异乡,并没有使高句丽这个古老王国就此一蹶不振。很快,毌丘俭就被调往南线就任豫州刺史,并在255年的淮南反乱中,被司马师砍下了脑袋。于是,高句丽卷土重来,失去强将镇守的东北各郡再次遭到侵攻。曹魏以后是短暂统一的西晋,高句丽人趁着五胡乱华再次返回丸都城——这大概是四世纪初的事情,距离丸都城被毌丘俭摧毁还不到70年。
公元313年,也就是匈奴王刘聪杀死晋怀帝司马炽,西晋末代皇帝愍帝司马业在长安即位的同一年,高句丽美川王(又称好壤王、好禳王)吞并了中原政权在朝鲜半岛上的最后一个郡——乐浪郡。中原政权在东北的势力被迫收缩回辽东地区。
美川王的名字叫做乙弗或者乙弗利,他死于公元331年。令人想不到的是,短短十一年以后,前燕大军就在国王慕容皝的率领下攻至丸都城下,发掘了这位国王的陵墓,带走了他的尸体。367年,
喜欢汉魏文魁请大家收藏:(m.csanma.com),bl文库网更新速度最快。